數字政府藍皮書: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全面加速
來源:新民晚報 更新時間:2024-05-06

數字政府藍皮書: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全面加速

本報訊(記者 杜雨敖)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智慧治理研究院、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第二屆數字公共治理論壇”聯合發布了《數字政府藍皮書:中國地方政府數字化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23)》。


圖說:《數字政府藍皮書:中國地方政府數字化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23)》。社科出版社供圖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我國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一網通辦”能力顯著增強,為創新政府治理、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23〕29號)要求加大力度持續推進和迭代創新,聚焦企業和群眾所思所盼,強化好辦易辦、加強協同聯動,建立健全辦事堵點發現解決機制、服務體驗優化機制、平臺支撐能力提升機制和效能提升保障機制,實現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

一是以服務實效為導向推進常態化機制建設。各地堅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出臺一系列標準規范清單及配套制度保障集約化平臺的建成運行,接下來需要從關注實際應用效果出發,從規范標準的落地實施、事項辦理的快速響應、跨區辦理的條塊聯動、應用效果的實時評估等方面形成常態化機制建設模式,實時推進規范標準建設優化細化與管理模式適應性調整和創新探索,促進政府數字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質增效。

二是以創新示范和復制推廣相結合方式實現全面提速增效。領先發展地區的地方政府數字化服務能力仍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明顯優勢,承擔更多的創新示范任務,持續聚焦群眾辦事難度大、辦事頻率高的事項,結合線上服務流程再造構建與之匹配的線下業務協同的體制機制,持續加強體制機制改革與數字技術應用深度融合,不斷健全服務應用規范,以帶動全國各地方政府整體發展,推動政府運行更加協同高效。

三是以群眾獲得感為第一評價標準推進常態化以評促建。持續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第三方評價體系將以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第一評價標準,立足于用戶視角,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供給導向向企業和群眾需求導向轉變,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從“能辦”向“好辦”“愛辦”轉變,客觀評估發現的存在問題,以期加強評估結果運用,助力各地先進經驗復制推廣。